当前位置:主页>古琴>古琴百科>

说不尽的管平湖|郭平(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0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但凡介绍管先生的文章,都不免说到管先生的清寒,但正如桓谭《新论琴道篇》中所说: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对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摈压穷巷,不交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罹谮,怨结而不得言;不若交欢而结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相见期;不若幼无父母,壮无妻儿,出以野泽为邻,入用掘穴为家,困于朝夕,无所假贷。若此人者,但闻飞鸟之号,秋风鸣条,则伤心矣,臣一为之援琴而长太息,未有不凄恻而涕泣者也。”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也再深刻不过。正如“诗穷而后工”一样简单和深刻。管先生的生活遭遇,与雍门周描述的那些不幸之状是一样的,但管先生之高,在于他的音乐有超越悲恻的美,他的音乐有深在的悲苦,但并非形容枯悴之态。清新质朴,是天行健、君子自强的品格。老子说,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延用此说,我以为,管先生的琴乐是大悲若喜。这样的超越,似乎都没有经过任何的纠缠,没有丝毫的自怜自艾,便转化成一种与天地、山水、人格中最美好的品质浑然一体的美,不可名状。恰如刘熙载《艺概》所说:“天之福人也,莫过于予以性情之正;人之自福也,莫过于正其性情。从事诗而有得,则乐而不荒,忧而不困,何福如之!”他说的是诗人,用以说管先生,也是非常合适的。

  性情之正、人格之高,是管先生琴艺的根本,有了这样的根本,管先生是自信的,他的琴因而有了清刚之气,乐而不荒,忧而不困。

  管先生所弹的琴曲中,以“悲曲”居多,《幽兰》、《胡笳十八拍》、《大胡笳》、《离骚》、《乌夜啼》、《广陵散》、《潇湘水云》等,都是失意、愤懑的内涵。但他的演绎却将这种内涵引向于“清壮”,哀痛总是被转化为深沉内敛,缠绵情绪被转化为大的悲悯,成为哀而不伤的境界。

  “清”,在明清文化,常常只是一种平和雅致的趣味,这种雅趣当然也能远离悲苦,但不免让人触摸不到内在的悲怆,而管先生之清,是沉潜于人格精神之中的清,是比雅趣更高的一种人格境界。

  管先生有盎然的生活趣味,擅种花草,擅作书画,喜爱民间音乐,甚至玩鸣虫也是一流高手。王世襄先生在《冬虫篇》一文中(见《锦灰堆》)说起过管先生养虫的趣事:古琴国手管平湖,博艺多能,鸣虫粘药,冠艺当时,至今仍为人乐道。麻杨罐中喜出大翅油壶鲁,其翅之宽与长,数十年不一见。初售得善价,旋因翅动而不出声被退还。平湖先生闻讯至,探以兔髭,两翅颤动如拱揖状。先生曰:“得之矣!”遂市之而归。不数日,茶馆叫虫,忽有异音如串铃沉雄,忽隆隆自先生葫芦中出,四座惊起,争问何处得此佳虫。先生曰:“此麻杨的倒拨子’耳,(售出之虫因不佳而退还曰“倒拨子”)众更惊异,竞求回天之术。先生出示大翅,一珠盖药竟点在近翅尖处,此养虫家以为绝对不许可者。先生进__而解答曰:“观虫两翅虽能立起,但中有空隙,各不相涉,安能出音!点药翅尖,取俗谓‘千斤不压梢’之意,压盖膀而低之,使两翅贴着摩擦,自然有声矣。”众皆叹服。先生畜虫,巧法奇招出人意想者尚多,此其一耳。

  心意之巧,趣味之富,可见一斑。性情如此之人,心中必对生活有喜悦,也必然形之于琴。而琴中所涉社会情感、山水自然,定然有更阔大、更深微的美丽,这些,一定更让管先生着迷,让管先生在于自己情感不离不弃的同时,把深沉的个人情感与广大世界的美融合在一起,在表达的同时实现了超越。这种对一己、对雅趣的超越,非常自然,一点姿态也不去做。能如此,恐怕只能说是天性使然。

  晋人说,“清正使人自远”。管先生的琴,骨子里清刚清壮,而又有清远之致。清远,是说一个人精神对世俗情感的超越。这种超越,以思辩的方式,或许会落入玄虚寂寞,而以艺术的方式,则在超越自我悲情的同时,与具体可感的美好事物发生联系,以美的形态呈现。管先生的超越,不同于一般的忘怀于山水,不同于简单的依傍。他的琴,更多地有着对历史情感的体贴。当他以琴声去体贴屈原、蔡文姬,去体贴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体贴那些美好而不幸的心灵,体贴山水自然时,他的个人遭际的不幸就与民族的苦难、与众生的盼望融为一体,与不朽的山水相应和,成为一种大的关怀。这种“远”,就不是于情感的逃离,而是美与美的交往。

  我们在听管先生的琴曲时,总能感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清逸之气,一种清越的美。似乎管先生的琴中更多的是山水自然的清新而非人间情感的拘泥。这一方面与管先生的大悲悯、大关怀有关,也与琴曲题材、内涵多山水情抱有关,与管先生重要的打谱多早期琴曲有关,也与管先生的手法有关。

  管先生打谱的成就,举世公认。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他所打的谱子多为早期琴曲。《幽兰》取自《古逸丛书》;《长清》、《离骚》、《白雪》、《广陵散》、《获麟》、《大胡笳》据谱为《神奇秘谱》。这些早期琴曲,保留了大量古指法,风格、趣味与明以后有很大的差异。

  琴曲与中国诗文、绘画、书法等艺术一样,早期的作品质朴、厚重,更重人在天地间的直接感受,植根于生活,取源于心灵,而非生长于既有的艺术传统,因而具有更显著的原创性,艺术手段与表现内容的结合更紧密、更天然,相对于后来的趣味讲求,早期艺术更讲究格调和境界。从艺术历史的角度而言,早期艺术更“古”。琴曲也是如此,早期琴曲声多韵少,右手取音,变化丰富,却又不致于熟腻,左手则简洁,具有清劲、质朴的特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曾说过,打谱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它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这是琴曲文献多“同名异曲”的原因,也是历代琴曲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管先生的打谱,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他打的许多琴曲,有主要的据本,但将其弹奏录音和据本两相对照,却会发现音、谱字并非一一对应。这种改动,根据多种版本,参证考量而作出,其中也不乏管先生自己的增删。这正是古琴文化的特点,在最高意义上体现了打谱的价值。所以,他的打谱和弹奏,既是精湛的艺术品,也是古琴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管先生右手出音,均是近岳而弹,力度大,劲健清刚,很少出柔和温煦之音,显得非常劲拔、开阔,是往远开张而非往里收缩的。但因为管先生右手指甲不好,几乎没有没有甲音,出音便特别的沉厚,在峭拔的同时,不致于粗厉。古指法用得多,必然变化多,这难免造成细琐,而管先生右手出音既古拗,又在音量上非常统一,始终保持气格上的清正。

  管先生左手取音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吟猱多用方直而极少用圆柔,而且均是“有板有韵”,有十分严格的规矩。这便化繁为简,使旨在取韵的复杂的吟猱有了统一的个人语言。而且,管先生的吟猱用得并不多,当吟猱便明白清晰地吟猱,不当吟猱则绝不妄动。此外,管先生的绰、注也非常简炼,多取短而少用长。细加留心,可以发现管先生左手的许多取音是直接按本音而不用绰,这与绝大多数琴家取音多用绰有着分明的不同,因而更显得清隽、洁净。古琴取音不易一下子找准本音,所以要借助绰,渐至本音,管先生能直接按准本音,这当然与他无与伦比的功力有关,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我认为这更是由管先生对古指法的尊重、由他清劲简明的性格趣味决定的。《神奇秘谱》中有“绰”音,但大多数按音未标“绰”,这显然是古人的一种要求,管先生左手取音,正是按照古谱的风尚而做的。这样,本音和本音之间就少了许多冗赘,少了许多与本质关系不大的所谓“韵味”。

  对于古琴指法的用意,管先生有独到的见解。我听王迪弹过管先生传授的《渔歌》,其中的拍煞手法很特别,不同于我们听惯的那种爽利的拍煞。王迪先生说,管先生当时的解说是:《渔歌》是归隐之士的精神自况。醉于江湖,心中有所述说,却又觉得不说也罢,于是轻扣船舷,欲说还休。这里的拍煞,应该取此情况。

  这样的理解,找准了手法与琴曲内涵的内在联系,真是非常微妙得当。

  在节奏板眼上,管先生也非常有个人特点。他的曲子,节奏规整,韵律方正,急而不乱,缓而不散,语言十分统一。但这种规整,又明显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节奏特点,而是以平远、高远、深远的意图,将个人精神均衡地灌注于琴曲展开的每一个阶段。与此相关,管先生弹琴的音色、轻重的变化不大,对比小。听惯了西方音乐的人可能觉得这种音乐比较单调。其实,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它不同于情绪化、戏剧化的音乐表达,避免了那种激动的表情,避免了表面的漂亮,使得情感深在,刚正而不粗厉,生动而不过敏,古朴而不枯槁,润泽而不甜腻。

  管先生的“古”,不是苍古,而是清新之古;管先生的“逸”,不是草逸,而是清逸;管先生的“ 寂”,不是荒寂,是清寂;管先生的“ 健”,不是一般的壮健,而是清健:管先生的“刚”,不是刚硬,而是清刚。

  管先生的艺术如宋元画,笔笔精到,又略无有句无篇之弊。这有技巧的方面,更反映出人的丝毫不苟且。每一个音、每一个吟猱都有来历有涵义,却又统一于大的境象,遗形得神。

  管先生对传统琴学的修养极为深厚。他的独特琴风,有着极为扎实的基础。因为对与琴有关的知识、技法掌握得扎实,管先生才有可能在进入中年以后成功地打出那么多古曲,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大曲。在今天看来,不懂简谱、五线谱的管先生,在当时录音、辅助记录很差的条件下打成那么多大曲,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须知,这些琴曲,别说“从无到有”艰苦异常地打成功,即便是一个有相当水平的琴家,照着管先生的录音和整理谱把它们全都熟练地学弹成功,也是非常不易的。

  古人论山水画,有将画家分为逸家、作家者,所谓逸家,即王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元四家等天才纵逸的画家。作家即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马远、夏圭、戴进等长于功力者。而兼逸与作之妙者,为范宽、郭熙、李公麟等。前者大致是具有极高天分的艺术家,是开派立宗的人;后者为功力深厚扎实者。只有极少的艺术家能够综两者之长。

  管先生,可以说就是兼逸与作之妙者。

  传统“文化”在管先生身上是活的积淀、活的体现,他不是生活在优雅的诗文中,而是生活在生活中,他的琴,植根于中国活的传统中和他自己的生命、性灵中,其清新与自然,有如种子破土而出。

  管先生的琴,不是舞台表演化的,不是庭园式的,而是万壑松风,是大河宽流,是孤云出岫,是清朴之人立于苍茫天地间的磊落与坦荡。

  管先生,怎一个“清”字了得!

相关文章 推荐

现代古琴谱《残月》徐超然
人气:253
古琴曲谱
现代古琴谱《残月》徐超然
传世古琴是怎样制造的呢?
人气:141
古琴百科
传世古琴是怎样制造的呢?
梵呗相遇古琴演奏《藏传大悲咒/常成梵音心灵音乐会》视频欣赏
人气:185
古琴演奏视频
梵呗相遇古琴演奏《藏传大悲咒/常成梵音心灵音乐会》视频欣赏
古琴美文|听人弹琴请保持礼仪距
人气:157
古琴百科
古琴美文|听人弹琴请保持礼仪距
古琴乐谱[楚歌/降B调]简谱+减字谱
人气:281
古琴曲谱
古琴乐谱[楚歌/降B调]简谱+减字谱
古琴鉴藏要领
人气:118
古琴百科
古琴鉴藏要领
古琴的三层境界
人气:134
古琴教程
古琴的三层境界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按》古琴减字大全
人气:214
古琴教程
古琴难检难查减字查询《按》古琴减字大全
古琴谱大全[关山月]五线谱+减字谱
人气:220
古琴曲谱
古琴谱大全[关山月]五线谱+减字谱
明代传世古琴《壑雷.落霞式》简介
人气:428
古琴赏析
明代传世古琴《壑雷.落霞式》简介
管平湖古琴谱《良宵引》
人气:433
古琴曲谱
管平湖古琴谱《良宵引》
古琴节奏谱字《入拍》古琴减字查询
人气:184
古琴教程
古琴节奏谱字《入拍》古琴减字查询

大家都在看

出土的古琴形制

出土的古琴形制

曾候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是最早的古琴实物,由琴身和一活动底板构成,通长67.0厘米,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仅一足,琴身用整木雕成。可分音箱...

古琴百科 165 阅读

这些细节成就了古琴的器之美

这些细节成就了古琴的器之美

古琴,沉淀三千年的芳华,贯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并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始终归于琴棋书画之首。在西方音乐占据主流时,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本土乐器之一,理应被更多...

古琴百科 79 阅读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音乐活跃于各个山林寺庙中,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古琴领域也曾出现过许多知名琴僧,尤其是隋唐以后,琴僧的数量更有所增加,宋代...

古琴百科 118 阅读

广陵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琴曲简介

广陵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琴曲简介

古琴流派有哪些?广陵派古琴创始人及代表琴曲简介 派 名:广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徐常遇等 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

古琴百科 274 阅读

古琴之旨 清穆平和

古琴之旨 清穆平和

古琴可以用来娱乐,但却包容着更为广大的内涵空间,上接茫茫太虚,下启红尘众生。一个弹琴而不知琴道者就像作人而不明因果一样,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空耗光阴,徒为匠人而已;其对古...

古琴百科 81 阅读

古琴之旨 清穆平和

古琴之旨 清穆平和

古琴可以用来娱乐,但却包容着更为广大的内涵空间,上接茫茫太虚,下启红尘众生。一个弹琴而不知琴道者就像作人而不明因果一样,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空耗光阴,徒为匠人而已;其对古...

古琴百科 63 阅读

你还不知道古琴也“分家”?古琴有哪些派别知道吗?

你还不知道古琴也“分家”?古琴有哪些派别知道吗?

古琴无疑是最能够象征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抒情写意,士大夫人格、情操的存在。在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源源不断地产生过大量的琴曲、琴谱和丰富的琴学专著。 众所周知,我国...

古琴百科 125 阅读

古琴的早期史

古琴的早期史

古琴的早期史...

古琴百科 156 阅读

传世古琴是怎样制造的呢?

传世古琴是怎样制造的呢?

艺术审美 | 关于制琴 古琴制作的历史极为悠久,古人制作的许多古琴,因其造型美观、音色优美,从而成为历代文人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那么,传世古琴是怎样制造的呢? 在历代相关古琴的...

古琴百科 141 阅读

何谓“按欲入木,弹欲断弦"

何谓“按欲入木,弹欲断弦"

(一)所谓按欲入木 所谓按欲入木,是指弹琴时,左手按弦要方正坚实。对这一点,大多琴家们是共许的。 对于琴者来说,按欲入木是起码的要求。弹琴之时,要一丝不苟,先...

古琴百科 282 阅读

溪山琴况

溪山琴况

作者简介 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约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卒于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并与严征交往,...

古琴百科 145 阅读

你还不知道古琴也“分家”?古琴有哪些派别知道吗?

你还不知道古琴也“分家”?古琴有哪些派别知道吗?

古琴无疑是最能够象征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抒情写意,士大夫人格、情操的存在。在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源源不断地产生过大量的琴曲、琴谱和丰富的琴学专著。 众所周知,我国...

古琴百科 55 阅读

南怀瑾:古琴音乐与“道”之实证

南怀瑾:古琴音乐与“道”之实证

南怀瑾先生曾言:太极、佛经和古琴都是经世之学,都是咱们中国人立身行世的根本道理所在。 2019年3月18日,南怀瑾先生诞辰101周年。以下文章摘录自南怀瑾著作《庄子南华》中关于古琴与道...

古琴百科 121 阅读

学古琴的好处你知道吗?

学古琴的好处你知道吗?

这些练琴坏习惯 一定要注意! GU QIN 练琴很花时间,如果练琴不专注,那就是花了时间又练不好,等于浪费时间。下面是练琴不专注的几种表现,相信每一个学琴的人都有过这些情况: 1、永远...

古琴百科 126 阅读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幽兰 古怨 遁世操 广陵散 华胥引 古风操 高山 流水 阳春 玄默 招隐 酒狂 获麟操 忆故人 广寒游 梅花三弄 鸥鹭忘机 白雪 龙翔操 龙朔操 潇湘水云 庄周梦蝶 楚歌 关睢阳关三叠...

古琴百科 14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