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理知识>乐理知识大全>

奏鸣曲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奏鸣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所谓器乐套曲,就是包含几个乐章的乐曲。例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组曲,一般都有几个乐章,因此都是器乐套曲。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是同一类型的器乐套曲,它们和组曲相比,都有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早期的奏鸣曲即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的奏鸣曲,是一种从复调风格过渡到主调风格的独奏曲或重奏曲。从使用乐器的多少来分,主要有“二声部奏鸣曲”和“三声部奏鸣曲”两种;从体裁来分,则有“教堂奏鸣曲”和“世俗奏鸣曲”两种。

  教堂奏鸣曲因为过去常在教堂仪式中演奏而得名,但是它在内容上和宗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和世俗的室内奏鸣曲比较起来,在风格上和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这种奏鸣曲通常有四个乐章,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在速度上形成对比。音乐严肃稳重,大多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

  十八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塔蒂尼长期在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教堂演奏自己的作品,他所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属于教堂奏鸣曲。他的《g小调奏鸣曲》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慢乐章,第二乐章是快乐章,第三乐章交替着慢的段落和快的段落,相当于一般教堂奏鸣曲的第三和第四乐章。相传塔蒂尼曾在梦里听见魔鬼演奏小提琴,乐曲十分美妙动人。醒来以后。他回忆魔鬼的演奏写下了这首小提琴奏鸣曲。乐曲的第三乐章有许多需要高度演奏技巧的颤音,因此这个作品也被称为《魔鬼的颤音》。这首奏鸣曲是由小提琴和钢琴演奏的。第一乐章用当时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古二段式写成。古二段式是一种没有完整主题再现的曲式,它的第一部分总是结束在属功能方面的调性上。第二部分才返回到主调。《魔鬼的颤音》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第一段从g小调转入降B大调;第二段从关系调转回g小调。歌唱性的旋律气息宽广,富于深情。

  第二乐章也是用古二段式写成的。小提琴从坚定有力的三个强音开始,川流不息的旋律,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

  第三乐章规模较大,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进行。慢板庄严雄浑,快板生动活跃,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经常演奏双音。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当D弦奏颤音时,G弦奏旋律;当A强奏颤音时,D弦奏旋律;当E弦奏颤音时,A弦奏旋律。乐章最后是长大的小提琴华彩段,从双音发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分,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华丽的演奏技巧。

  韩德尔的六首小提琴奏鸣曲也都属于教堂奏鸣曲的类型。每首奏鸣曲都包含按照教堂奏鸣曲速度对比原则处理的四个乐章,即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但是两个慢乐章都用半终止结束,紧接快乐章,就好象是快乐章的引子一样。例如在他的第四奏鸣曲中,开头的庄严慢板分为两段,类似古二段式。每一段都从步步向上的旋律开始;结束在属调上。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是一首生气蓬勃的赋格曲。它的主题和它的答题,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各个声部,在主调、V级调和IV级调上,一共出现了六次。第三乐章又是慢板,结构同第一乐章差不多,但用了小调式。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绪。第四乐章是真正的古二段式,音乐充满活力。表现出一种昂奋的情绪。

  在十九世纪的奏鸣曲中,还可以找到教堂奏鸣曲的流风余韵。意大利作曲家帕格尼尼写过六首小提琴和吉他合奏的奏鸣曲,每首都由一慢一快的两乐章组成,沿用了教堂奏鸣曲速度对比的原则,但把四乐章压缩成了二乐章。第一奏鸣曲的慢乐章采用了二段式的歌曲结构,音乐简洁明快,象一首民歌。由小提琴演奏旋律,吉他和弦伴奏。第二乐章是一首小小的变奏曲,由主题和一个变奏组成。主题活泼欢快,具有舞曲的特点。变奏部分由小提琴把旋律加以装饰,广泛运用左手拨弦的技巧。第二乐章象第一乐章一样。也由小提琴演奏旋律,吉他和弦伴奏。

  室内奏鸣曲由一系列古典舞曲组成,它同组曲没有什么区别。巴赫的a小调无伴奏长笛奏鸣曲包含四首舞曲,每首舞曲都是a小调,都用古二段式写成,但互相形成速度和节拍的对比。第一首是古老的德国舞曲,名叫“阿勒曼德”,意思是“德国的”。阿勒曼德是中等速度的四拍子舞曲,旋律流畅,从头至尾保持着一拍四个音的平均节奏。第二首是古老的意大利舞曲,名叫“库朗”。这是一种快速的三拍子舞曲,贯穿着奔流不息的节奏。第三首是古老的西班牙舞曲,名叫“萨拉班德”。这是一种缓慢的三拍子舞曲,节奏庄严稳重。第四首是法国舞曲“布列”,但带有英国土风舞曲的特点,二拍子,速度很快。这种形式的套曲,大多称为组曲或帕蒂诺。称为奏鸣曲的作品是比较少的。

  另外还有一种早期奏鸣曲不是套曲,而是单乐章的器乐曲。这种单乐章的奏鸣曲大多是风俗性的体裁,常常具有田园曲、小步舞曲、基格舞曲、萨拉班德舞曲等的特点。

  巴赫的同时代人,意大利作曲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作有五百多首钢琴奏鸣曲,大多是这种单乐章的奏鸣曲。并且大多采用古奏鸣曲式写成。

  古奏鸣曲式由古二段式发展而成,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两个对比主题的呈示,第二段是第一主题的展开和第二主题的再现。

  斯卡拉蒂所作的d小调奏鸣曲具有田园曲的体裁特点,旋律优美流利,从容不迫,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示部,包含两个对比主题,第一主题在小调上,结构比较简短,是一个乐句。第二主题在大调上,是一个完整的乐段。在两个主题之间,有一个连接部;在第二主题的后面,有一个短短的结束部。第二部分是展开——再现部,前半部分是第一主题的展开,后半部分是第二主题在主调上的再现。象这样的形式,叫做古奏鸣曲式。

  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上几种奏鸣曲发展成为近代奏鸣曲。近代奏鸣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快板乐章,由以斯卡拉蒂的作品为代表的单乐章奏鸣曲发展而成。   所谓奏鸣曲式,它的概念不同于奏鸣曲。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指大型器乐套曲中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近代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乐章,由教堂奏鸣曲的慢乐章发展而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谐曲,由室内奏鸣曲的舞曲发展而成。第四乐章是快速的终曲,常采用回旋曲式,由教堂奏鸣曲的快乐章和室内奏鸣曲的快板舞曲发展而成。

  近代奏鸣曲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在风格上、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都不断地有新的发展。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曲——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是一首典型的四乐章奏鸣曲,由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由于这个作品洋溢着光辉明朗的青春气息,常常被称为“春天奏鸣曲”。它创作于十九世纪第一春,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豪情满怀、意气奋发的精神境界。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把十八世纪后半叶多少带有世态风俗性质的奏鸣曲,提高为表现社会先进人物典型性格及其思想感情体验的戏剧性体裁。

  第一乐章是描写积极的精神活动的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是从古奏鸣曲式发展而成的,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一般有两个性格鲜明而又形成对比的主题。展开部把呈示部的主题作富于动力的发展。再现部则先后再现呈示部助两个主题。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中的第一主题,有一个生动流利的旋律,纵情歌唱着青春的欢乐。小提琴和钢琴一唱一和,相映成趣。第二主题用干净利落的节奏,表现出青春的坚强的毅力。第一主题在F大调,第二主题在C大调,中间有一个连接部,末尾还有一个结束部。展开部一开始就把两个主题揉合在一起,进行充满动力的发展。展开部是不间断地通向再现部的。在再现部中,两个主题都在F大调上出现。

  第二乐章是抒发内心世界的慢板乐章,用单主题三段式写成,第一段是主题的呈示,第二段是主题的发展,第三段是主题的再现。主题优美婉转,富于深情,也由钢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主题再现时,装饰得更加华丽,表现得格外妩媚动人。

  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贝多芬在这个作品中,把风俗性的小步舞曲发展成为活跃奔放的谐谑曲。这个乐章用复三段式写成。分三大段,每一大段各分二小段。第一大段用富于弹性的节奏,表现出一种机智、幽默的情趣;第二大段的旋律上下奔驰,象一阵旋风;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再现。

  第四乐章是和第一乐章遥相呼应的快板乐章,音乐也和第一乐章一样充满春的气息,但更显得生机蓬勃。这个乐章包含三个主题,它们互相形成对比,但都生意盎然,具有爽朗明快的性格。大调式的第一主题和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联系,在气质上有共同的特点;钢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也象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一样。第二主题由小调转入大调,色彩由暗而明,旋律上下跌宕,别有情致。小调式的第三主题以均匀快速的节奏,围绕着几个枢纽音上下运转,象一股奔流不息的泉水。以上三个主题按照A——B-A——C-A——B-A的次序相继出现和重复,构成一首绚丽多姿的回旋曲。

  《春天奏鸣曲》的四个乐章在思想内容和音乐形象上有着有机的联系,具体表现在音调上的联系。试把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旋律同第二乐章的一段旋律作一比较;再同第四乐章开头的旋律相对照,有调上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音调上的联系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联系;但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四个乐章不是孤立的,它们组成了一气贯穿的一个整体。

  还有一首浪漫派的奏鸣曲——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它也有四个乐章。这首奏鸣油表现奔放洒脱的感情,突破了古典形式的约束,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按照传统奏鸣曲的格律,第四乐章的规模要比第三乐章宏大;而这首奏鸣曲则恰恰相反,第三乐章很长大,第四乐章却很短小。另外,传统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谐谑曲;而肖邦的这首奏鸣曲则象贝多芬的某些后期作品一样,颠倒了它们的位置。把第二乐章写成谐谑曲,第三乐章写成慢板。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生动活跃的谐调曲和旋风一般的终曲碰在一起,失去了应有的对比。所以。肖邦把这首奏鸣曲的四个乐章作这样的安排,是有艺术上的目的的。1831年9月,华沙起义政权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身在国外的肖邦义愤填膺,激情满怀。这首奏鸣曲表现了肖邦悲愤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苦难人民的深切怀念。

  除了四乐章的奏鸣曲以外,三乐章的奏鸣曲也是很常见的,它可以省去第三乐章,也可以省去第二乐章。有些三乐章的奏鸣曲很难说是省去了哪一个乐章,因为它的第二乐章既有慢乐章的性质,又有谐谑曲的某些特点;或者第三乐章兼有谐谑曲和终曲的双重性质。另外还有两乐章和一乐章的奏鸣曲。在两乐章的奏鸣曲中,以上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

  例如贝多芬的第二十七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快板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即本乐章,是速度不十分快的奏鸣回旋曲式——所谓奏鸣回旋曲式,是把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乐章具有第四乐章的特点;但抒情歌唱性的主题,又使它具有第二乐章的性质。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一首淳朴的歌曲,带有民歌风格。第二主题清新欢畅。也有歌曲的特点。

  李斯特的钢琴奏鸣曲只有一个乐章,但结构庞大,音乐形象变化频繁;虽然是单乐章奏鸣曲,却包含着多乐章套曲的因素。因为内容和形式都很复杂,这里就略而不谈了。

相关文章 推荐

贝多芬第25钢琴奏鸣曲「杜鹃」Op.79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574
钢琴曲谱
贝多芬第25钢琴奏鸣曲「杜鹃」Op.79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G大调第16钢琴奏鸣曲 Op.31 No.1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492
钢琴曲谱
贝多芬G大调第16钢琴奏鸣曲 Op.31 No.1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D大调第7钢琴奏鸣曲 Op.10 No.3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442
钢琴曲谱
贝多芬D大调第7钢琴奏鸣曲 Op.10 No.3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d小调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412
钢琴曲谱
贝多芬d小调第17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C大调第3钢琴奏鸣曲 Op.2 No.3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403
钢琴曲谱
贝多芬C大调第3钢琴奏鸣曲 Op.2 No.3_贝多芬钢琴谱
《二重奏鸣曲》[德]亨德尔曲/G.E Handel(102)
人气:391
小号曲谱
《二重奏鸣曲》[德]亨德尔曲/G.E Handel(102)
贝多芬E大调第30钢琴奏鸣曲 op.109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90
钢琴曲谱
贝多芬E大调第30钢琴奏鸣曲 op.109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81
钢琴曲谱
贝多芬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D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田园」Op.28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30
钢琴曲谱
贝多芬D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田园」Op.28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26
钢琴曲谱
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A大调第2钢琴奏鸣曲 Op.2 No.2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25
钢琴曲谱
贝多芬A大调第2钢琴奏鸣曲 Op.2 No.2_贝多芬钢琴谱
贝多芬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 Op.111_贝多芬钢琴谱
人气:314
钢琴曲谱
贝多芬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 Op.111_贝多芬钢琴谱

大家都在看

从头重复介绍

从头重复介绍

乐曲从头重复时,前面的ll:记号可以省去。如果重复结尾不同,可用 记号来标明。第一次唱(奏) ,第二次省略 唱(奏) 。如图:...

乐理知识大全 171 阅读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从不稳定功能和声进向主功能,具有回归稳定状态的性质,属于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乐理知识大全 83 阅读

节奏感与乐感

节奏感与乐感

一个人节奏感好,另一个人乐感好,哪一个更好? 乐感好的当然更好。 节奏感是小概念,乐感是大概念。节奏感与乐感,是你中有我而我中无你。节奏感仅是对节拍韵律的感知...

乐理基础知识 286 阅读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第一讲 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

五线谱入门 110 阅读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Musical Notation),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

五线谱入门 221 阅读

听辨节拍练习

听辨节拍练习

练习要求: 1.致酊i从以上66条试题中,任选-题进行练习。 2.教师弹奏乐曲,每题弹.三近:学生用笔在相应答案口内画听写节拍...

乐理知识大全 77 阅读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练习要求: l.教师从以上14条试题〈每条4小题)中,任远2小题(含大、小调务半)悲行练习。2.教师先弹奏标准音(a)、题的上和弦及.主音后,再弹奏短旋律。每题弹三逾。 3.学生楼唱各音,...

乐理知识大全 120 阅读

调和调式教学

调和调式教学

1.调的概念 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

乐理基础知识 202 阅读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IV-I(s-t或S-T)与变格半成进行I-IV(T-S或t-s)这两种和声进行都由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构成。在这两种和声进行中,由于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与下属和弦的特性,和声效果比较沉...

乐理知识大全 289 阅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一)和弦 (二)三和弦 在弹奏时只要能确定一个音在音阶上的级数,通过音阶与和弦之间的关系,就知道该弹大和弦还是小和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和弦是伴奏的...

乐理基础知识 190 阅读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是指记谱不同、但实际音响效果相同的两个和弦,它们互为等和弦。 等和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有的和弦音都是作等音变化,但不改变和弦的结构。即大三和弦还是大...

乐理基础知识 205 阅读

音程和弦/七和弦

音程和弦/七和弦

第五讲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即在原来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三度音。由于根音与七音的音程为七度,所以称之为七和弦。 由于七和弦中出现了不...

乐理基础知识 154 阅读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第七章 三拍子 三拍子的基本精神是温柔、优美的;它的第一拍是强拍,二、三拍弱,强拍仍以下击拍(down beat)来表示。 一般说来,3/4最常用,除快速的圆舞曲外,通常都是温和而优美的。...

五线谱入门 192 阅读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学《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程 190 阅读

简谱VS五线谱

简谱VS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

五线谱入门 2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