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理知识>乐理知识大全>

曲式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曲式在不同的时期确实有所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曲式——乐段、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和奏鸣回旋曲式,看似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但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用进化论来看曲式的演进的。比如在古典时期交响曲的末乐章中常常使用的回旋曲式,就是从古代欧洲民间的轮舞歌曲中起源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复杂”的或是很“简单”的曲式,但复杂的未必是高级的,简单的也未必是低级的。莫扎特经常在交响曲或是协奏曲的末乐章使用回旋曲式,其结构往往条分缕析,一目了然;而后世的作曲家,比如柴可夫斯基也使用回旋曲式,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比如他《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将变奏原则也融入到回旋曲式中,但是我们不能说莫扎特作品中的回旋曲式是低级的,而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回旋曲式是高级的。

  关于曲式发展史的问题,笔者尚未见到一本中文或英文的专著,由于笔者不通德文和法文,所以对这两国的著作不甚了了。但是在音乐史上的某些时期,的确是有一种或是几种曲式是作曲家的钟爱。由于没有文献的参考,本人只能粗略总结如下:

  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Da Capo曲式,就是aba曲式,起源于以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中的Da Capo Aria,即“返始咏叹调”。其中的a与b往往性格相左,假如a段是非常激动的,那b段就可能会是平静的;而当音乐进入到a的再现段时,往往会由歌者自由地对旋律进行装饰,以显示自己高超的演唱技巧。直到今天,当我们听一些aba曲式的作品时,经常会碰到演奏家将再现的a做一些装饰性的变化,这就是这一传统的余韵流风。

  后来,在巴洛克时期的古组曲或是大协奏曲中,其第二舞曲往往是由三件管乐器演奏的,比如巴赫的《第一乐队组曲》和《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这称作“Trio”,即“三声中部”;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古组曲中见到第一小步舞曲、第二小步舞曲,或是第一布列、第二布列,在演奏这些作品时往往需要在演奏完第二小步舞曲(或布列等)时,再一次演奏第一小步舞曲(或布列等),这两种形式就是后世复三部曲式源头。

  单三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在古典、浪漫以及二十世纪的作品中都俯首可拾,但是这两种曲式的盛期是在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

  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都时期源于古老的体裁:前者是古代的轮舞,而后者是帕萨卡利亚和恰空,帕萨卡利亚往往指固定低音变奏曲,而恰空指的是固定旋律变奏曲。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也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见到的曲式类型。变奏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略有衰落,并不是作曲家最为青睐的曲式,但是也出现了诸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这样优秀的范例。

  奏鸣曲式是西方音乐对人类文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奏鸣曲式中处处体现的对比、统一原则,不仅仅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凝炼,而且与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也是不谋而合。当奏鸣曲式在巴洛克晚期初见端倪的时候,它就开始被众多的作曲家所使用。严格的奏鸣曲式的例子在巴赫的音乐中不多见,但是一些奏鸣曲式的因素在其音乐中就屡见不鲜了。而和巴赫同时代的作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A·斯卡拉蒂的儿子)、巴赫的小儿子C·P·E· 巴赫、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以及海顿对这一曲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时期往后,几乎没有作曲家没写过奏鸣曲式的作品。奏鸣曲式在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形式越来越复杂。

  以上是按照曲式分类的一个简要的概述。如果按照音乐史的分期,我们可以概要总结如下:

  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以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和变奏曲式最为常见。法国古钢琴学派中存在不少回旋曲式的作品。奏鸣曲式处于萌芽时期。

  古典时期:各种曲式结构分庭抗礼,难分伯仲,古典交响曲套曲在此时期得以确立。其第一乐章往往是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往往是复三部曲式或是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往往是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或是奏鸣回旋曲式。

  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是最为重要的曲式结构。其它的曲式类型亦很常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几种曲式结构共同结构而成的作品,比如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其总体是一个复三部曲式,而作为复三部曲式的A部又是一个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的B部又是一个复三部曲式。这样的曲式我们称之为混合曲式。此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无法用传统曲式学来归纳的作品,比如肖邦的《第一回旋曲》Op.1,其结构为:ABCAD,这样的曲式我们称之为自由曲式。

  二十世纪:音乐风格异彩纷呈。很多作曲家抛弃了传统的曲式结构进行创作,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曲式结构,比如以往不太常见到的拱形曲式,在巴托克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传统的曲式结构也依然存在,有些作曲家,特别是十二音音乐的作曲家,在其作品中丧失了调性的组织力之后,又开始使用传统的曲式结构来组织音乐。总之,二十世纪音乐中的曲式很难用传统的眼光去观察,音乐创作的变化使得音乐分析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据《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第二版),无调性音乐的分析理论有:音级集合理论、对称理论和转换生成的各种网络理论。

相关文章 推荐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的音乐特点和结构曲式分析
人气:280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的音乐特点和结构曲式分析
布鲁斯曲式分析
人气:218
吉他百科
布鲁斯曲式分析
交响乐音乐曲式教学
人气:207
交响乐教程
交响乐音乐曲式教学
小提琴曲式结构介绍
人气:159
小提琴教程
小提琴曲式结构介绍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11.回旋曲式、主题变奏曲》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人气:157
钢琴视频教学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11.回旋曲式、主题变奏曲》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搞不清作品曲式吗?
人气:152
钢琴入门
搞不清作品曲式吗?
古琴基础《吟揉作用/流水古琴曲的曲式》教程视频
人气:150
古琴视频教学
古琴基础《吟揉作用/流水古琴曲的曲式》教程视频
筝曲68板体曲式结构的基本形式与变体
人气:142
古筝教程
筝曲68板体曲式结构的基本形式与变体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09.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人气:132
钢琴视频教学
耶鲁大学钢琴课程《09.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聆听音乐/视频教程
柴可夫斯基《四季》曲式分析
人气:120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柴可夫斯基《四季》曲式分析
小提琴曲式结构学习
人气:114
小提琴教程
小提琴曲式结构学习
小提琴曲式结构介绍
人气:108
小提琴教程
小提琴曲式结构介绍

大家都在看

节奏感与乐感

节奏感与乐感

一个人节奏感好,另一个人乐感好,哪一个更好? 乐感好的当然更好。 节奏感是小概念,乐感是大概念。节奏感与乐感,是你中有我而我中无你。节奏感仅是对节拍韵律的感知...

乐理基础知识 286 阅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一)和弦 (二)三和弦 在弹奏时只要能确定一个音在音阶上的级数,通过音阶与和弦之间的关系,就知道该弹大和弦还是小和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和弦是伴奏的...

乐理基础知识 190 阅读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学《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程 190 阅读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是指记谱不同、但实际音响效果相同的两个和弦,它们互为等和弦。 等和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有的和弦音都是作等音变化,但不改变和弦的结构。即大三和弦还是大...

乐理基础知识 205 阅读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第一讲 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

五线谱入门 110 阅读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练习要求: l.教师从以上14条试题〈每条4小题)中,任远2小题(含大、小调务半)悲行练习。2.教师先弹奏标准音(a)、题的上和弦及.主音后,再弹奏短旋律。每题弹三逾。 3.学生楼唱各音,...

乐理知识大全 120 阅读

简谱VS五线谱

简谱VS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

五线谱入门 202 阅读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IV-I(s-t或S-T)与变格半成进行I-IV(T-S或t-s)这两种和声进行都由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构成。在这两种和声进行中,由于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与下属和弦的特性,和声效果比较沉...

乐理知识大全 289 阅读

听辨节拍练习

听辨节拍练习

练习要求: 1.致酊i从以上66条试题中,任选-题进行练习。 2.教师弹奏乐曲,每题弹.三近:学生用笔在相应答案口内画听写节拍...

乐理知识大全 77 阅读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Musical Notation),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

五线谱入门 221 阅读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从不稳定功能和声进向主功能,具有回归稳定状态的性质,属于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乐理知识大全 83 阅读

音程和弦/七和弦

音程和弦/七和弦

第五讲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即在原来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三度音。由于根音与七音的音程为七度,所以称之为七和弦。 由于七和弦中出现了不...

乐理基础知识 154 阅读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第七章 三拍子 三拍子的基本精神是温柔、优美的;它的第一拍是强拍,二、三拍弱,强拍仍以下击拍(down beat)来表示。 一般说来,3/4最常用,除快速的圆舞曲外,通常都是温和而优美的。...

五线谱入门 192 阅读

从头重复介绍

从头重复介绍

乐曲从头重复时,前面的ll:记号可以省去。如果重复结尾不同,可用 记号来标明。第一次唱(奏) ,第二次省略 唱(奏) 。如图:...

乐理知识大全 171 阅读

调和调式教学

调和调式教学

1.调的概念 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

乐理基础知识 2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