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理知识>乐理知识大全>

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6-1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四)一个八度包含十二个半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一个八度包含十二个半音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十二律名最早见载于战国时期成书的《国语?周语》 ,公元前522年,伶州鸠在回答周景王的问话时曾提到十二律名及“律所以立均出度也”、“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等有关律与数的关系。公元前239年成书的《吕氏春秋?音律篇》则详细的记载了三分损益十二律的产生方法。可以说,自《吕氏春秋?音律篇》起,拥有了获得十二律的方法。而五度相生律在当时并未生全十二律,五度相生律在当时只产生了七律,其音名即CDEFGAB七音。此后,随着音乐实践的发展,发现音乐中并非只此七音,于是又发明了升降记号,将其记在音名前来表示音的升高与降低,而此时约公元十一世纪。就是在今天也是如此,在中国十二律有其各自独立的名称,而西方的十二音中却只有七个音具有独立名称。

  (五)应用

  在中国,三分损益法多应用于管乐器。而古希腊时期,五度相生律较多的应用于弦乐器。因为在西方弦乐器较之管乐器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代表了希腊本土的乐器,被视为正统乐器。三分损益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管乐器独需的“管口校正”问题——演奏管乐器时,实际参与振动的空气柱要比管乐器本身要长,因此,三分损益法得到的音要偏低一些,而应用于弦乐器的五度相生律,则会得到预定的音高。在生律要素方面,三分损益法以管长比例2:3、4:3作为生律要素,通过改变管的长短来取得高低不同的音;五度相生律则将倍音列中三倍音与二倍音间的纯五度(振动频率为3:2)作为生律要素,两者生律原理基本相同(管、弦长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影响意义

  五度相生律 与三分损益法在中国律学发展史中的影响相比,五度相生律在西方律学发展史中的影响则显得相形见绌。尽管三分损益法与五度相生律在各自的国度都可称为“乐律之祖”,并最终促成了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但是,由于东西方音乐实践的差异和审美趋向的不同,最终促使了中西双方律学发展的不同道路。在西方,律学发展并没有将纯五度作为唯一的生律要素延续下去,因为五度相生律之纯五度“惟我独尊”的地位随着纯律律制带来的新的生律要素——大三度而不复存在。

  在西方,自公元9世纪末起,复调音乐开始崭露头角,其形式从最初的奥尔加农到华丽奥尔加农发展到13世纪的经文歌,至巴洛克时期发展到顶峰。随着复调音乐实践中三度、六度音程的大量应用,旧的律制(五度相生律)结构和生律要素已经不能适应音乐实践的新发展。因此,大三度音程顺应时代发展,在纯五度的基础上,立马上任为新的生律要素,纯律作为一种新的律制于14世纪应运而生。自此,纯五度在西方作为唯一生律要素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五度相生律在西方音乐史、律学发展史中的影响随着复调音乐实践和纯律理论的出现便大打折扣了。

  律、调、谱、器四方面相结合构成了音乐的本体特征之一。其中,律制的选择又起着本质性的作用。本文写作意在通过比较中西方由于律制选择的相近及由此所引起的音乐形态的相似性这一角度,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西方音乐文化更容易被吸收、接受、消化的原因。

  20世纪以来,中国人迅速地吸收融合西方音乐文化,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教育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此时期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华化的西方音乐教育。近年来,针对中国音乐教育深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情况,中国一些音乐课程的设置及有关教学目标的制定在音乐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如有关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方向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各个民族音乐文化快速吸收融合的今天,是按照人为的十二平均律培养西方音乐的耳朵还是培养符合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耳朵?

  正如 《音乐形态学》 一书的作者所言:“音阶的选择是慎而又慎之举,它融汇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这句话说明了音阶选择的重要性,说明人们一旦从乐音材料的约定俗成中找出数理规律,规定律制,制造乐器,相应养成的听觉习性就会世世代代地积淀下来并长期稳定的延续下去,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习惯。一句话,律制的选择对于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理解了律制在形成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中国的音乐文化受到西方音乐的重要原因与西方音乐文化依靠强势经济为依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的原因在于,中西双方在律制的选择方面,从律制选择的伊始(中国的三分损益、西方的五度相生律)到十二平均律的发明都存在有许多相似之处。正是这种律制选择的相似性,使得中西不同文化人群间产生了听觉感受习惯的共通性。

相关文章 推荐

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人气:303
乐理基础知识
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五度相生律不是纯律
人气:144
小提琴百科
五度相生律不是纯律

大家都在看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与变格半成进行介绍

变格进行IV-I(s-t或S-T)与变格半成进行I-IV(T-S或t-s)这两种和声进行都由主和弦与下属和弦构成。在这两种和声进行中,由于根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与下属和弦的特性,和声效果比较沉...

乐理知识大全 289 阅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音阶与音级的关系 (一)和弦 (二)三和弦 在弹奏时只要能确定一个音在音阶上的级数,通过音阶与和弦之间的关系,就知道该弹大和弦还是小和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和弦是伴奏的...

乐理基础知识 190 阅读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从不稳定功能和声进向主功能,具有回归稳定状态的性质,属于收拢性的和声进行。...

乐理知识大全 83 阅读

节奏感与乐感

节奏感与乐感

一个人节奏感好,另一个人乐感好,哪一个更好? 乐感好的当然更好。 节奏感是小概念,乐感是大概念。节奏感与乐感,是你中有我而我中无你。节奏感仅是对节拍韵律的感知...

乐理基础知识 286 阅读

听辨节拍练习

听辨节拍练习

练习要求: 1.致酊i从以上66条试题中,任选-题进行练习。 2.教师弹奏乐曲,每题弹.三近:学生用笔在相应答案口内画听写节拍...

乐理知识大全 77 阅读

音程和弦/七和弦

音程和弦/七和弦

第五讲 七和弦 七和弦是四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即在原来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三度音。由于根音与七音的音程为七度,所以称之为七和弦。 由于七和弦中出现了不...

乐理基础知识 154 阅读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乐谱基础知识《第一讲 音的概念》教程

第一讲 音的概念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

五线谱入门 110 阅读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学《认识基本和弦》为什么流行歌听起来都这么像?...

乐理视频教程 190 阅读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七章 三拍子

第七章 三拍子 三拍子的基本精神是温柔、优美的;它的第一拍是强拍,二、三拍弱,强拍仍以下击拍(down beat)来表示。 一般说来,3/4最常用,除快速的圆舞曲外,通常都是温和而优美的。...

五线谱入门 192 阅读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知识

等和弦是指记谱不同、但实际音响效果相同的两个和弦,它们互为等和弦。 等和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所有的和弦音都是作等音变化,但不改变和弦的结构。即大三和弦还是大...

乐理基础知识 205 阅读

调和调式教学

调和调式教学

1.调的概念 调的狭义概念就是音乐的高度,更准确地说,是主音的音高。当我们说某一首歌是A调时,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个音都可以成为调式的主音,所以,这个意义上的调...

乐理基础知识 202 阅读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上的符号全有了,一节完美的乐理课!

五线谱(Musical Notation),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

五线谱入门 221 阅读

简谱VS五线谱

简谱VS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

五线谱入门 202 阅读

从头重复介绍

从头重复介绍

乐曲从头重复时,前面的ll:记号可以省去。如果重复结尾不同,可用 记号来标明。第一次唱(奏) ,第二次省略 唱(奏) 。如图:...

乐理知识大全 171 阅读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模唱单音和短旋律练习

练习要求: l.教师从以上14条试题〈每条4小题)中,任远2小题(含大、小调务半)悲行练习。2.教师先弹奏标准音(a)、题的上和弦及.主音后,再弹奏短旋律。每题弹三逾。 3.学生楼唱各音,...

乐理知识大全 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