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节拍有关的课题
我们今天的材料是非常简单,请准备一个碗和一只筷子,然后有规律的打着“铛铛铛”的声音,你可以快点打,也可以慢点打,就是这么一个乏味的有规律的声音线,才组成我们今天的课题—“跟节拍有关”。
那么创作此类作品除了节拍的概念之外,我们剩下的,就是简单的数字组合了。
我们都知道,节拍是小节线所设定的空间尺寸标准,现在,我们姑且不论它分母上的数字,也就是那些代表着几分之几为一拍的数字我们一概不讨论。专门把焦点转移到分子上。我们就会得到以下几组数字。
1,2,3;4,6,9,12;5,7,8,9,11……
这是几组看似没有任何逻辑组织规律的排列组合,但如果我这么说呢?
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
是不是一目了然?单拍子我们选择数字1,2,3;而复拍子我们把单拍子的数字以倍数增长,4=2+2,6=3+3.9=3+3+3,12=3+3+3+3……混合拍子,我们则用2,3拍相互交错相加而得出2+3=5,2+3+2=7,2+3+3=8,3+2+2+2=9,3+3+3+2=11……
从以上的单、复、混合我们就可以看出
1:2、3拍是所有拍子当中最基础的祭奠石。
2:当2与3自行或者互相以加法进行,你就会得到很多复杂的排列组合。
3:当你把这些排列组合依次排开,你就会发现另外一个隐藏的概念-重音
重音是什么?
重音是2或3拍的第一个音,一般而言都为强音
这样以9为例我们就可以得到
333,2223,2232,2322,3222,22221,22212,22122,21222,12222.
10种排列法则,是不是很奇妙,他的音响效果同样很奇妙。
其实,只要你规定好了这些排列组合,然后以重音强弱的次序来回反复重复,你就会发现,原来节拍并非只用来限定小节空间,它的另一个功效就是在创造节奏。
下面就是要把这些个排列组合运用到作品当中,我个人会选择以下三种方式去写我的作品
1. 运用变拍子的形式,在整个作品当中不一定就是一种拍子形式下来,我可以用每小节变换一套拍子结构来淡化原本的拍子结构,从而突出重音结构,加强节奏。我也可以使用同一种拍子结构但变换其内部的重音结构,或者用改变速度的方式,使整体音响效果有变化,来完成我的作品。
2. 运用交错拍子的形式,其实这是一个纵向思维题,需要两种或以上的音色来完成它,每一个音色灌输一个独立的拍子结构,你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才能把它对齐对漂亮。
3. 运用散拍或自由拍子的形式,这样的作品看似没有规律,但法则是最难得,因为你需要掌握的是韵律和气,不是说散一切都散的,当然了,你还需要掌握一个基本技巧,那就是对于音乐的即兴技巧。从事教学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个情结,对于音乐上的一个情结,但它存放在每个人潜意识当中,并不是意识里的音乐,即兴需要把你潜意识的东西给挖出来,当你真正挖出真髓的那一天,你会惊讶你的音乐素质的。
还是用例子来说明吧。在我国有门艺术体裁叫做戏曲,其实它对于节拍的要求是有一定特殊的规划的。
首先,重音在戏曲当中叫做板,而弱音部分叫做眼,所谓有板有眼那就代表着既有重音又有弱音,阴阳有序,层次分明,所以一般指某个人做事一丝不苟,张弛有规律。
而戏曲中常见的拍子有
有板无眼(即1/4或1/8拍),一板一眼(即2/4拍),一板二眼(3/4拍),一板三眼(4/4拍),无板无眼(即散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8/4拍)
而且在每一拍上也都有学名,第一拍为头板,第二拍为头眼,以此类推,中眼、末眼、腰板、头眼、中眼、末眼……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