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的学问可大着呢,我个人认为此篇我们大可抛开理论知识,直接近距离的去感受调式。
纵观百家之谈,有的说规定调式的是音程,有的说是和弦,甚至我相信也有人说是首音,都有张有度,具以理论之。都对,但我想说,究其根源,调式的根本来源于规律,是音与音之间的一种恒定的规律。
我可以举证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把基本音级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开,会得到7个,即cdefgab,如果再网上延伸,还是相同的cdefgab只不过频率不一样罢了。那么我们往下延伸的话,也是同样这7个音,因此,我们从表面现象就可以规定其cdefgab是一个调式。那么这个调式大家都应该明白,它是由半音(也就是音与音之间最小距离)全音(两个半音之和)组成,其规律为全全半全全全半。首音为c,主要和弦为大三和弦ceg,也就可以规定为大调式。这些都是基本原理。
另外,我们也可以这么玩,就是从c开始,按照相同音程,比方说是大三度吧,依次向上类推,遇到相同音级即可停止,我们就可以得到ce降a,以此再往上延伸还是ce降a,往下依然,这样,按照其音程规律,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三个音组成的音列来。(至少很多动机就是这样写的),虽然很多人都会排斥它为调式,但按照理论,这等现象也确实存在。
还有,我们拿音律来解释,就说十二平均律来说吧,它虽然是以半音为规律得来的,但我们也可以这么看,他是按照邻音间的音分值来规定其全半关系的,再往深了说,那就是频率了。而且最为有趣的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不管用其什么办法,最终都是得到了一个c大调,但其频率的音分值关系上,彼此又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其实c大调的各音并不是绝对音高的。(具体的理论并不是这篇文章要探讨的,点到为止)。
以上这三种例证,不论是用半音全音关系也好,是用音程或者和弦关系也好,又或者是用音律关系频率关系也好,我们就大致有了一个头绪,那就是,各个音级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序列组合,这种组合一旦成功,不管是音列也罢,甚至你就用八度的规律得到一个音也好,那就可以被称之为调式。简单来说,只要有规律,而且是有规可循的,能为之今后作曲用得上的,那都可以一并收入囊中,自然,这里面有两大前提,必须要牢记。
1. 遵循的是实用价值,也就是它能变为一种音乐上的载体,作曲也好,唱歌也罢,只要能为之所用就好。
2.一定要遵循音响效果,当然这里的音响效果不光是指其和谐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响效果所带来的那种感觉。
3. 一定要变为动机,这也就是各个音级所遵循调式的根本目的与唯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