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男高音歌唱家魏松:中国歌剧需要加强营销意识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1-1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等教授。魏松的演唱被誉为“声音里充满激情,典型的意大利美声唱法”。

中国歌剧的创作始于20世纪初,经过几代歌唱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中国歌剧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上海是中国歌剧的发源地,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男高音魏松,一起探讨中国歌剧的发展之路。

歌剧推广要和国际接轨

新报记者:由您和戴玉强、莫华伦组成的“中国三大男高音”的全球巡演反响热烈。您认为这个文化品牌的推出对中国歌剧艺术意味着什么?

魏松:树立起能代表中国文化实力的艺术领域品牌对文化发展很重要。目前我国的文化品牌以传统艺术为主,如京剧、皮影戏、剪纸等,而歌剧这一融音 乐、戏剧、舞蹈和舞台美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世界公认的音乐和戏剧艺术领域的“航空母舰”,歌剧艺术的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素质和国家文化艺术水准 的重要标准。尽管歌剧起源于西方,但是这一艺术形式和中国民族艺术元素相结合能表现出顶尖的艺术价值。

魏松

魏松

以前有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拉雷斯组成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影响着中国歌剧,如今我们希望“中国三大男高音”这一融合民族特色和世界高雅艺术形 式的品牌能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真正实力。事实证明,我们“三高”的水平是达到世界水准的,我们的巡演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今年除夕夜, 我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演唱会也好评如潮。

新报记者:中国的歌剧演出在品牌推广和宣传方面做得如何?

魏松:中国的歌剧创作水准其实已经和国际接轨。然而,在打造品牌和宣传方面还有待提高,营销能力没有跟上团队创作能力。每个院团里有哪些是独有 的强项?代表性团队和领军人物是谁?这些都是需要宣传团队来策划、推广。但是我们目前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宣传人员的营销推广意识还不 够强,另一方面是资金问题。现在的宣传费用非常昂贵,我们歌剧创作的成本又是相当高的,预算精简到最后就把宣传这块给精简掉了。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演好一部歌剧,很多歌剧爱好者事后才惊讶地问:“你们演完啦?怎么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中国三大男高音”品牌的成功不仅归功于我们三个人自身的歌唱 实力,还和宣传团队的努力息息相关。“三高”品牌的宣传得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前期的广告就投放了5000多万元,才使这个品牌家喻户晓。

新报记者:国外歌剧制作和宣传的流程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魏松:国外排一部歌剧,从策划到演出起码三年,各个环节准备相当充分。一旦决定要出一部歌剧,一个专门的团队就马上组建起来,这边着手编剧本、 作曲,那边开始培训演员、剧场签约、制作布景等,一系列宣传也紧紧跟上。国外排一部歌剧通常能演一千场到两千场,这样才能收回成本。我们这里一部歌剧只能 演个两三场,根本收不回成本。我们一个剧投入起码几百万元,而两三场的演出票房最多只能卖几十万元。

高雅艺术期盼多渠道支持

新报记者:一部歌剧只能演两三场是否说明中国歌剧市场还不够繁荣?

魏松:我们歌剧院去年一整年没有演出,今年6月份上海才有歌剧演出。要我们剧院出好剧是完全没问题的,问题是辛辛苦苦排出来的歌剧没有机会演。 尽管中国歌剧市场还没有像国外歌剧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大,但其实中国歌剧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观众对歌剧的欣赏和理解水 平日益提高,然而包括歌剧在内的中国高雅艺术演出的票价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国外的歌剧票价定得非常合理。比如我们这次在纽约的演出,最好的票也就100 多美元。如果按照这样的票价和人均收入的比例来算,我们票价应该定在100元以内。票价一降下来,我能保证好的剧能在大剧院连演100场。大剧院里能容纳 1000多观众,100场也只有十万人,而上海有两三千万人口,再加上许多旅游人口,一个好戏演个100场肯定没问题。

新报记者:票价偏高的原因何在?

魏松:票价的高低取决于成本,而歌剧的成本涉及到很多问题。除去创作本身和人力成本,剧场租赁费用的昂贵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国外,政府对剧院的 补贴很大,公益性的剧院比较多。欧洲的剧院基本上都是靠政府补贴的,美国是大企业赞助的。然而,我们这里是要求剧场出效益的,剧院作为公共设施应该是非盈 利机构,是让老百姓进来享受文化生活的。

新报记者:如何解决中国歌剧目前所面临的创作成本高但市场需求小的矛盾?

魏松:高雅艺术本身不是用来赚钱的,不像娱乐、体育等产业链能催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尽管目前我们歌剧演出的成本很难收回,但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 市,应该经常有歌剧演出。世界上很多国际大都市每天总有三四场演出给市民欣赏,我们这里远远不够。要改善演一部赔一部的现状,我觉得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 先需要政策扶持,其次是呼吁大企业的支持,三是靠票房收益。在国外,高雅艺术向来是受到政策上的扶持和补贴的,同时国外一些大企业通过支持歌剧等高雅艺术 门类回馈社会,单单靠票房收入根本维持不了歌剧制作。比如,我们歌剧院和国外联合制作的《卡门》票价定在100元-500元,一场下来,票房也就20多万 元,而单是排一场戏就需要400多万。而且这20万元票房还要用来支付人工费用等支出。完全原创的歌剧那就更贵了:编剧50万元、作曲100万元、导演 30万元、舞美设计100多万元、剧场用一个星期也将近100万元,这样还没算上排练的人工成本,就已经需要500多万元了,所以我呼吁建立一个歌剧基金 会。此外,我们歌剧院的营销团队也在积极和大企业谈合作,比如通过演出冠名的方式来获得赞助。

用原创作品传播中国文化

新报记者:国内原创剧目的创作情况如何?

魏松:中国歌剧越来越注重原创性。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上海歌剧院注重广采博收,融通中外,不仅演绎《蝴蝶夫人》、《卡门》、 《阿依达》、《茶花女》、《奥赛罗》等外国经典歌剧,还和国外优秀院团合作打造了《黄河大合唱》、《卡尔米那·布拉那》、《安魂曲》、《贝多芬第九交响 曲》等交响合唱精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剧院不断锐意创新,创作出《楚霸王》、《雷雨》、《赌命》、《那时花开》、《西施》和《周璇》等具有民族特色的 原创歌剧。目前我们歌剧院正在创作一部体现上海城市面貌和时代精神的原创作品。

新报记者:相较于国外歌剧,中国原创歌剧的特色何在?

魏松:国外经典歌剧以音乐为主,观众是“听”歌剧,中国歌剧则有很强的故事性和人物关系。中国原创歌剧起步时,大多是借鉴中国古代题材,比如岳 飞、关羽等。而随着歌剧艺术的发展,题材越来越广泛,好作品不断涌现,比如大型原创歌剧《红河谷》。西方人对歌剧很熟悉,当他们想了解中国文化时,他们会 选择歌剧的形式,因为歌剧是世界语言,所以创作出优秀的蕴含中国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尤为重要,一部优秀的原创歌剧在国际舞台上就是一张 代表中国的文化名片。

新报记者:现在很多国外著名歌剧演员会到中国演出,那么中国歌剧在“走出去”方面做得如何?

魏松:中国歌剧艺术人才应该经常去国外演出、交流和学习,抓住每个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歌剧的机会。比如,我们歌剧院曾数十次派遣艺术使者,出 访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许多国际知名艺术节上频频亮相。剧院与瑞士苏黎世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意大利罗马歌剧院和佛罗伦萨歌剧院、法国圣埃 蒂安歌剧院和巴黎喜歌剧院等众多国际著名艺术团体都有过愉快的合作,还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如美国指挥家约翰·尼尔森、意大利指挥家阿尔贝托·泽 塔和著名男高音卢契亚诺·帕瓦罗蒂等加盟演出,共谱华章。除了交流合作,我们剧院还应邀赴意大利、奥地利、芬兰、瑞典进行巡演,综合实力和演唱演奏水平得 到当地媒体、观众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高音C不是最高境界

新报记者:年轻一代的歌剧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如何?

魏松:任何艺术门类,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优秀的人才,歌剧院再漂亮,舞美设计再华美也没用。我们剧院每年都有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到音乐学院和 各地院团招收苗子。除了平时的专业课,我们还每年邀请国外的专家来给他们一对一上课。定期开展这样的“大师班”是非常有益的,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知 道怎样的水准才是一流的,让他们心里有个谱,朝这方向努力。除了声乐专业上的指导,我们还邀请业内优秀的导演、指挥来给他们上课,指导他们舞台表演中的配 合协调还有节奏把握。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学习歌剧艺术成本高、周期长、成才率低。除了有一副好嗓子和杰出的音乐天赋之外,还需要 靠机遇,遇到了合适自己的好角色才有成功的可能。

尽管现在年轻人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好,从小就能接触到世界级的好歌剧,但竞争激烈。我们剧院挑选人才是不拘一格的,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实力过硬 就行。我们碰到过有些海归博士连我们合唱团都考不进,但有些地方合唱团的歌唱演员嗓音条件却很好,唱功也扎实,我们也照样录用。我们现在的年轻苗子水准其 实不低,但是还没到成名成家的火候,需要一步步慢慢来。

新报记者:喜欢看歌剧演出的老百姓未必真正懂得如何欣赏,歌剧艺术如何通过普及工作来摆脱“曲高和寡”的尴尬?

魏松:中国的歌剧爱好者不在少数,但其中有些只是看个热闹,并不太懂歌剧。比如,很多人以为能把高音C唱上去就能成男高音了,其实不然。也许这 种误解是由于很多老百姓是通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接触歌剧艺术的,而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能唱9个高音C。其实,包括《托斯卡》在内的很多 著名歌剧中都没有高音C。从声乐专业上来讲,高音C是抒情小号男高音的专利,而大号英雄式男高音根本不需要唱这个音。很多年轻人被误导了,有的人以为只要 把高音C练好了就万事大吉,有的人甚至还把嗓子喊坏了。其实,唱好一部歌剧需要很多要素,除了漂亮的音色之外,还有控制声音的能力和对作品理解等。

为了普及歌剧艺术,各院团可以定期开展歌剧沙龙,为歌剧爱好者免费开课和演出,或者直接进校园、进社区普及歌剧。然而,我认为单单搬架钢琴到学校演歌剧,不能真正让观众感受到歌剧的魅力,最好学校能组织学生们到大型剧院,正正规规地体验什么是歌剧。

相关文章 推荐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人气:99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人气:6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人气:8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人气:131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人气:969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人气:158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邹鲁(Zou Lu)简介
人气:178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邹鲁(Zou Lu)简介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人气:175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人气:13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圣桑:《动物狂欢节》
人气:84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人气:23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人气:23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大家都在看

中国指挥家(吕绍嘉 Lü Shao-chia)简介

中国指挥家(吕绍嘉 Lü Shao-chia)简介

吕绍嘉(英语:L Shao-chia,1960-),台湾指挥家,曾任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现任台湾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有台湾之光的称号。现为享誉国际乐坛旅欧名指挥。 学历 出生台湾新...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62 阅读

精选关淑怡10首经典,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愧为一代歌后

精选关淑怡10首经典,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愧为一代歌后

每日推荐:《难得有情人》 从我对香港音乐和关淑怡的了解来看,这10首经典歌曲确实承载了多数人的回忆,而且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这里我简单评价一下这些歌曲。 1《难得有...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16 阅读

盛礼洪(Sheng Lihong)简介

盛礼洪(Sheng Lihong)简介

盛礼洪 (1926-),中国作曲家,生于浙江湖州,1943年入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青年时代即投身进步的文化工作。建国前夕参加筹建中央音乐学院,随后多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作曲和配器...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473 阅读

女高音歌唱家(于冠群 Yu Guanqun)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于冠群 Yu Guanqun)简介

于冠群, 生于1982年,山东烟台人,女高音歌唱家。作为当今最为杰出的年轻一代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已数次登上世界各大歌剧院的舞台。从小在中国山东和上海接受全面歌剧训练,成功驾驭了...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975 阅读

李序(Li Xu)简介

李序(Li Xu)简介

李序 (1932年4月22日 - 2007年11月4日),著名作曲家,吉林省临江市人。1946年,在临江中学读书。1947年3月,在临江师范班学习,1947年9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军区文工团,任小提琴学员。...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97 阅读

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 Jiang Dawei)简介

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 Jiang Dawei)简介

蒋大为(1947年-),中国歌唱家,天津人,1966年毕业于天津市耀华中学,1968年赴内蒙古呼和浩特近郊插队落户。1970年参加森林警察文工团。1974年,在部队入党。1975年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任...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84 阅读

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Zheng Xiaoying)简介

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Zheng Xiaoying)简介

郑小瑛 (1929-),教授,中国著名女指挥家,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福建永定人。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是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067 阅读

郭少杰经典歌曲《一曲红尘》鉴赏,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深刻

郭少杰经典歌曲《一曲红尘》鉴赏,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深刻

枯燥的生活,要用音乐缓解,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郭少杰,一个名字,他的经典歌曲《一曲红尘》。这首歌曾被无数次播放,成为不...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58 阅读

张大龙(Zhang Dalong)简介

张大龙(Zhang Dalong)简介

张大龙 (1952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理论作曲指挥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子音乐学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 作品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18 阅读

敖昌群(Ao Changqun)简介

敖昌群(Ao Changqun)简介

敖昌群,当代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1950年2月出生,四川乐山人。1963年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69年至1977年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作。197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56 阅读

奚其明(Xi Qiming)简介

奚其明(Xi Qiming)简介

奚其明 ,1941年1月9日出生于重庆市。1954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上海芭蕾舞团驻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 1968年参加交响音乐...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410 阅读

台湾著名歌手陈明真17首经典歌曲,诠释了不同风格的歌曲

台湾著名歌手陈明真17首经典歌曲,诠释了不同风格的歌曲

烦躁的生活,必须用音乐来安慰,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陈明真,这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这位才华横溢的歌手,用...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19 阅读

男中音歌唱家(马金泉 Ma Jinquan)简介

男中音歌唱家(马金泉 Ma Jinquan)简介

马金泉 ,1956年11月出生于天津市。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九三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经历 马金泉曾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45 阅读

帽子歌后凤飞飞15首经典歌曲,她的演绎风格横跨台湾本土歌谣时代

帽子歌后凤飞飞15首经典歌曲,她的演绎风格横跨台湾本土歌谣时代

烦躁的生活,必须用音乐来安慰,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凤飞飞是一位非常独特且出色的歌手和表演者。她的外表并不算美,但她那份落...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30 阅读

渔歌调 柳宗元诗词《渔翁》配曲

渔歌调 柳宗元诗词《渔翁》配曲

歌词是柳宗元(公元773 819 )的《渔翁》一诗。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他的散文在唐代具有积极影响。他的写景小诗在短小形式中形象地描绘景物,是十分清新隽永的。《渔翁》一诗通过日出...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9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