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中国声乐教育家(蒋英 Jiang Ying)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1-1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蒋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宁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的三女儿,钱学森夫人。2012年2月5日上午11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人物生平

蒋英生于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宁人,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音域宽广优美。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蒋左梅夫妇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表姐,大诗人徐志摩的表妹。“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

蒋英自幼喜好音乐,1936年随父游欧洲,旅行意奥诸国,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1941年毕业,随后获柏林德国大戏院之聘,数度演唱,并与德国留音片公司“德律风根”商订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这时候德欧战争已发生,蒋英乃赴瑞士继续研究“音学”。

中国声乐教育家(蒋英 Jiang Ying)简介

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其后两年,蒋英均被邀请参加演唱,甚获欧洲名家之赞赏。1944年毕业于瑞士路山音乐学院。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归国后第一次演唱会,由钢琴名家马果斯基教授伴奏,成绩甚佳。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起点美国。1955年回国。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蓍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肖邦传》、《舒曼传》等。

蒋英对科技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十分关心和理解,她曾以巨大的热情,不顾连续几个月的劳累,参与组织、指导一台大型音乐会——《星光灿烂》,歌唱航天人,献给航天人。

蒋英陪同钱学森从美国归来后,先在中央歌剧院从事歌唱事业,经常去外地巡回演出,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各地群众的崇敬和热烈欢迎。就在她想充分施展自己精湛的演唱才华时,忽然有一天,剧院领导告诉她说:钱学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长时期地在外地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蒋英必须要放下自己喜爱的演唱事业。开始时,蒋英不理解领导的谈话,而有些情绪;而当她明白:这是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时,蒋英的心豁然开朗起来——总理如此关心自己的家庭,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蒋英从歌剧院调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一干就是40余年。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职员工都被下放到各地,接受生产、劳动教育,蒋英也满怀热情地准备下去。军代表却告诉她:为了配合和支持钱学森的科研工作,你就不必下地方了。蒋英这时候又犯傻了:为什么大家能去,我就不能去呢?军代表告诉她,这是周总理的指示。蒋英终于明白了:总理百忙之中,还如此关心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的家庭生活,她必须服从呀。蒋英留在学院,做起了“保姆”:为孩子们洗衣、上课,只要需要,她什么都去做。

199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隆重举办“艺术与科学——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由蒋英的学生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等。

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45年之久的蒋英,一对一地亲手培养了26个学生,其中近一半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姜咏、傅海静、祝爱兰、多吉次仁、杨光、赵登营等都是国际乐坛上声名显赫的歌唱家。他们为祖国争光的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水平。蒋英说,中国的声乐教育虽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但是基础非常扎实,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当然能够成就人才。作为歌唱家,蒋英创造过辉煌,作为教育家,蒋英又为世界输送了中国的骄傲。

2012年2月5日11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2岁。

个人生活

2009年9月5日,“桃李满天下·音礼答恩师”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这是学生们献给90岁蒋英的祝寿音乐会。著名女声乐教育家蒋英,在更多的时候被介绍为“钱学森夫人”。言及蒋英与钱学森的爱情,不能不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蒋、钱两家是世交。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教育家。早年,蒋百里与同窗钱均夫(钱学森的父亲)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友。蒋百里与日本夫人左梅生有5个女儿,钱均夫与妻子章兰娟生下独子钱学森。钱均夫夫妇希望有个女儿,见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便恳求蒋百里夫妇将此女过继给他们。

3岁那年,蒋英从蒋家过继到钱家。当年,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然后蒋英便和从小带她的奶妈一起住到了钱家。当时,蒋英改名“钱学英”。在蒋、钱两家的一次聚会中,钱学森和蒋英当着他们的父母,唱起了《燕双飞》,唱得那样自然、和谐,四位大人都高兴地笑了。钱学森和蒋英更没想到,儿时的一曲《燕双飞》,竟然成为他们日后结为伉俪的预言,也成了他们偕行万里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哇!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后来,我管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我读中学时,他来看我,跟同学介绍,是我干哥,我还觉得挺别扭。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记得给他弹过琴。后来,他去美国,我去德国,来往就断了。”

1935年,时年23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天,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1936年底,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蒋英和母亲、五妹蒋和同往,蒋百里安排喜欢音乐的蒋英、蒋和留居德国柏林学习。

1946年,蒋英结束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祖国。1947年5月31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的个人演唱会成为她留学归来的汇报表演。演出轰动了整个上海,报界评论,“她卓越的歌唱艺术”使人们看到“中国一样有优越的艺术天才,良好的资质和聪颖头脑”。这一年,蒋英邂逅了同样学成归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钱学森。

“当时他妈问我家人:小三有朋友了吗?我家的人说,小三朋友多着呢!其实我那时候根本没有对象,追我的人倒是不少,我一个都没看上。那时候,他父亲每周都送些杭州小吃来,钱学森也常来我们家玩。好多人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我和妹妹真给他介绍了一个。他坐在中间,不好意思看我们给他介绍的姑娘。可是,他看我倒挺大方,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后来,他老来我们家,说是来看望蒋伯母……后来,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吧!我说,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咱们还是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他反反复复老是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没说两句,我就‘投降’了。那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他才36岁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因为两家曾为世交,两人也曾经青梅竹马,蒋英和钱学森在1947年夏见面一个礼拜之后,便在上海喜结良缘。

回国后的这些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竭力把所认识的科技人员请来欣赏,大家同乐。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放给他听。如果有好的交响乐队演奏会,蒋英也总是拉钱学森一起去听,把这位科学家、“火箭迷”带到音乐艺术的海洋里。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拟定的英译名。

在伟大科学家的背后,蒋英是琴瑟相和的妻子,而在另一个属于她的声乐世界里,她又是主角。

蒋英与钱学森的结合,堪称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联姻:一位从事艺术,一位献身科学;看似隔行隔山,却相互促进。在蒋英执教40周年研讨会上,88岁的钱学森写了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他这样写道:“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钱家的客厅,一架钢琴占去四分之一的面积。尽管有好几次迁居到“部长楼” 的机会,他们却主动放弃了,住在红砖楼里近半个世纪。人们的印象中,钱学森总是穿“解放军的绿裤子”,蓝色或灰色上装;蒋英也衣着简朴。他们和许多家庭的老人一样,有时要把儿女淘汰的衣服“拣着穿”。房间里无处不在的是书柜。

钱学森晚年获得了很多奖,他曾诙谐地对蒋英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我们怎么评价他都不为过。蒋英,“中国航天之父”的夫人,一位同样卓越的声乐学家、声乐教育家。高山流水,相知相伴,蒋英在天堂会与爱侣钱学森继续共同演绎和谐的科学与艺术二重奏。

钱学森和蒋英的婚姻被誉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1991年10月16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正是在这次隆重的授奖仪式上,钱学森满怀深情地提到了爱人蒋英 ——“我们结婚已经44年了,这44年我们家庭生活是很幸福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感情生活

钱学森生于1911年,蒋英生于1919年,两人相差8岁。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学家。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而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钱家见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就恳求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这得到了蒋家的应允,于是蒋英过继到钱家,一度改名为钱学英。由此,钱学森和蒋英一度以兄妹相称。

1935年,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时蒋英16岁,亭亭玉立。比她大8岁的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曾经亲昵地对蒋英说:“你的笑声特美,你能保持下来吗?” 蒋英调皮地反问道:“为什么?”钱学森坦诚地说:“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这天,蒋英特别高兴,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带到了美国蒋英、钱学森和孩子合影 。

随后,蒋英也前往德国学钢琴,后则转到比利时学习演唱,并在1946年回国,还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1947年,钱学森回国,重提婚事,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喜结良缘,之后共赴美国波士顿市。

在美国期间,蒋英英语一时还未过关,钱学森就抽空教她,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大笑。谁都不会想到,大科学家钱学森还烧得一手好菜。蒋英对上门拜访的朋友说:“我们家钱学森是大师傅,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钱学森则开玩笑说:“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钱学森回国后,被誉为共和国的“航天之父”,获得至今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62年风雨过去了,两人用一生的爱坚守对彼此的承诺。

主要作品

蓍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肖邦传》,《舒曼传》等

相关文章 推荐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人气:23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人气:99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人气:23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邹鲁(Zou Lu)简介
人气:178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邹鲁(Zou Lu)简介
圣桑:《动物狂欢节》
人气:84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人气:8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人气:175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人气:158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人气:969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人气:6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人气:131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人气:13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大家都在看

精选关淑怡10首经典,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愧为一代歌后

精选关淑怡10首经典,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愧为一代歌后

每日推荐:《难得有情人》 从我对香港音乐和关淑怡的了解来看,这10首经典歌曲确实承载了多数人的回忆,而且每一首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这里我简单评价一下这些歌曲。 1《难得有...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16 阅读

中国指挥家(吕绍嘉 Lü Shao-chia)简介

中国指挥家(吕绍嘉 Lü Shao-chia)简介

吕绍嘉(英语:L Shao-chia,1960-),台湾指挥家,曾任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现任台湾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有台湾之光的称号。现为享誉国际乐坛旅欧名指挥。 学历 出生台湾新...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62 阅读

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 Jiang Dawei)简介

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 Jiang Dawei)简介

蒋大为(1947年-),中国歌唱家,天津人,1966年毕业于天津市耀华中学,1968年赴内蒙古呼和浩特近郊插队落户。1970年参加森林警察文工团。1974年,在部队入党。1975年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任...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84 阅读

奚其明(Xi Qiming)简介

奚其明(Xi Qiming)简介

奚其明 ,1941年1月9日出生于重庆市。1954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上海芭蕾舞团驻团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 1968年参加交响音乐...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410 阅读

帽子歌后凤飞飞15首经典歌曲,她的演绎风格横跨台湾本土歌谣时代

帽子歌后凤飞飞15首经典歌曲,她的演绎风格横跨台湾本土歌谣时代

烦躁的生活,必须用音乐来安慰,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凤飞飞是一位非常独特且出色的歌手和表演者。她的外表并不算美,但她那份落...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30 阅读

渔歌调 柳宗元诗词《渔翁》配曲

渔歌调 柳宗元诗词《渔翁》配曲

歌词是柳宗元(公元773 819 )的《渔翁》一诗。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他的散文在唐代具有积极影响。他的写景小诗在短小形式中形象地描绘景物,是十分清新隽永的。《渔翁》一诗通过日出...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95 阅读

敖昌群(Ao Changqun)简介

敖昌群(Ao Changqun)简介

敖昌群,当代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1950年2月出生,四川乐山人。1963年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69年至1977年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作。197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56 阅读

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Zheng Xiaoying)简介

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 Zheng Xiaoying)简介

郑小瑛 (1929-),教授,中国著名女指挥家,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福建永定人。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是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067 阅读

郭少杰经典歌曲《一曲红尘》鉴赏,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深刻

郭少杰经典歌曲《一曲红尘》鉴赏,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深刻

枯燥的生活,要用音乐缓解,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郭少杰,一个名字,他的经典歌曲《一曲红尘》。这首歌曾被无数次播放,成为不...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58 阅读

男中音歌唱家(马金泉 Ma Jinquan)简介

男中音歌唱家(马金泉 Ma Jinquan)简介

马金泉 ,1956年11月出生于天津市。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九三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经历 马金泉曾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45 阅读

李序(Li Xu)简介

李序(Li Xu)简介

李序 (1932年4月22日 - 2007年11月4日),著名作曲家,吉林省临江市人。1946年,在临江中学读书。1947年3月,在临江师范班学习,1947年9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军区文工团,任小提琴学员。...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97 阅读

台湾著名歌手陈明真17首经典歌曲,诠释了不同风格的歌曲

台湾著名歌手陈明真17首经典歌曲,诠释了不同风格的歌曲

烦躁的生活,必须用音乐来安慰,给自己一点时间听听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 六儿陪你一起欣赏歌曲,每日推荐 陈明真,这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这位才华横溢的歌手,用...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119 阅读

女高音歌唱家(于冠群 Yu Guanqun)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于冠群 Yu Guanqun)简介

于冠群, 生于1982年,山东烟台人,女高音歌唱家。作为当今最为杰出的年轻一代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已数次登上世界各大歌剧院的舞台。从小在中国山东和上海接受全面歌剧训练,成功驾驭了...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975 阅读

盛礼洪(Sheng Lihong)简介

盛礼洪(Sheng Lihong)简介

盛礼洪 (1926-),中国作曲家,生于浙江湖州,1943年入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青年时代即投身进步的文化工作。建国前夕参加筹建中央音乐学院,随后多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作曲和配器...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473 阅读

张大龙(Zhang Dalong)简介

张大龙(Zhang Dalong)简介

张大龙 (1952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理论作曲指挥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子音乐学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 作品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2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