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百科>

民间艺术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3-2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很受人民大众所喜爱。这两个人物,一直活跃在人民大众心里,有着持久的艺术生命。

  这个故事,原出在江南,却一直流传到北方、四川、广东,差不多全国各地都知道这个传说。从我十来岁的时候起,就从家乡(河北威县)的地方戏、傀儡戏里认识了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人物。不过,那些小戏里把祝英台改成了\"祝九红\",这大概是由于祝英台排行属九的原故吧?四川花鼓戏里:\"朝思暮想祝九郎,雪上又加霜。\"可见传说为\"祝九红\"也是有道理的。正如山西戏里,把梁山伯写成梁山 一样,好在这和故事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会稽有个梁山伯,上虞有个祝英台,两个人同在杭州读书。祝英台聪明伶俐,是一个很姣俊的女孩子;梁山伯又憨又直,不懂得爱情。两个人相处三年,耳鬓厮磨地自然有了深厚的感情,就结为异姓兄弟。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梁山伯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子。祝英台在读书、散学回家的路上,时时表露一些心情,梁山伯一点也不察觉。直到两人分别回家后,梁山伯去拜望她,知道了她是个女孩子,才要求父母说媒娶她。可是祝英台已在父母逼迫下许配给马俊了。祝并不爱马俊,一心钟爱梁山伯;梁山伯发现祝是女孩子以后,也得了爱情病,竟一病不治地死了。按照他的遗言,埋尸在清道山下,后祝过墓前,有的说出嫁时花轿从墓前走过,祝下来哭祭梁山伯,坟墓上裂开了一个口子,祝跳进去,坟又合上了。

  我常想:为什么这么个故事这样被民众所喜爱呢?

  第一,不管梁、祝都生在有钱的人家,但他们的婚姻是不自由的,是在\"父母之命\"下牺牲了爱情,也牺牲了性命,是封建婚姻的一幕大悲剧,自然容易引起民众的同情,被他们广泛地流传着。

  第二,一个聪明,一个憨直;一个有心,一个不解;一个有情,一个不知道接受。两个不同的性格活活地突出地表现出来了,使民众有深刻难忘的印象。

  第三,故事性很强,起始、经过、结尾,带有传奇性,又带有现实性,其中大部分故事是民众在爱情上可能发生的情节,这样的故事是他们所熟悉的,也就是被他们所喜爱的。

  第四,从艺术标准上来看,无论写人物、写故事都相当成功。又用民间流行的地方戏、花鼓戏、歌曲、鼓词等形式表演、说唱给群众听,群众自然会热烈地欢迎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除去口传的流行在民间外,印成本子的已有许多种,而且用各种形式演唱着。有《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团圆记》、《梁山伯祝英台鼓词》、《梁山伯祝英台新歌》、《梁山伯祝英台节义全歌》、《梁山 探朋》、《梁山伯祝英台回文送友》、花鼓词《英台歌》等本子。这些本子有铅印的、石印的、木刻的。可惜一时不能都收集到手,作一番比较的研究。过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搜集了不少材料,都是很可珍贵的。钱南扬先生写过一篇《祝英台故事的歌曲》,介绍了山西戏、宁波戏、四川花鼓等形式。(编者按:钱先生后来又编写了一部《祝英台故事专号》,由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

  这些形式,在描写祝、梁恋爱情节上是相当动人的。

  \"走一凹来又一凹,凹凹里头有庄稼。高里是菽黍,低里是棉花,不低不高是芝麻。芝麻地,伐打瓜,梁哥哟!我有心与你摘个吃,吃着甜头连根拔。\"

  这是山西戏里祝英台的唱词,轮到梁山伯唱时,他只把唱词重复一遍,把\"梁哥哟\"三个字换成了\"贤弟哟\"。就显得祝英台那样聪明,梁山伯是那样愚诚了。

  \"走一坟来又一坟,坟坟里头有死人,人人都说死人死,梁哥哟!你比死人死十分!\"无怪祝英台说出这样的唱词,她简直无可奈何地对梁山伯给与咒骂了。而梁山伯还是那样重复地唱一遍,只把\"梁哥哟\"三个字换成\"贤弟哟\"。这使两个人的性格,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再往下唱的时候,就更有趣了:

  \"走一河来又一河,河河里头有水鹅,公鹅只在前头走,母鹅随后紧跟着,夜晚宿在草窝内,公鹅母鹅抱恋着。\"(旦唱)

  \"走一河来又一河,河河里头有水鹅,公鹅只在前头走,母鹅随后紧跟着,夜晚宿在草窝内,公鹅母鹅各顾各。\"(丑唱)

  两个人的心情、性格,通过这些通俗、生动的唱词都活画出来了。

  广东戏、宁波戏都把梁山伯写了小生,不以丑角出现。这样,对于梁山伯的性格就有些变更,不再是一个痴呆的人,成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了。

  \"梁哥送我一里岗,二目抬头看天上,天上牛郎并织女,所隔天河不成双。\"(旦唱)

  \"说什么送兄弟一里岗,二目抬头看天上。天上牛郎并织女,所隔天河不成双,今日说话上了当,二回说话要想想。\"(生唱)

  四川花鼓里的内容是:(一)山伯访友,(二)得病求方,(三)四九下书,(四)英台祭坟。全篇共用四百六十句唱词,人物、故事都写得非常生动。我没看过四川花鼓,我想唱出来一定会很受群众欢迎的。

  故事的开头,就写梁山伯访问祝英台,仿佛《木兰辞》中,战地的伙伴看见改回女妆的花木兰一样,写英台梳妆,眼前活现,把英台的身份也活画出来了:

  \"英台把楼上,急忙巧梳妆。象牙梳子当中放,明镜挂两旁。头上散青丝,梳起多标致。美女长发三尺长,黑如乌金纸。

  双手挽盘龙,牡丹对芙蓉。斜插石榴一点红,打扮不相同。

  穿件大红袄,绣花二面吊。腰中一根黄丝绸,头带珍珠宝。

  穿件翠蓝衫,绣花石朱 红缎,织绒排扣吊两旁,梅花团转戴。

  腰系水罗裙,裹脚如白云。…… \"

  以下,写祝英台如何接待梁山伯,回叙两人在一起时,以及散学离别回家时送别的情景。在送别的情景中,写出了两人爱恋的心情:

  \"真情我道讲,梁兄识不破。口叫梁兄要识破,识破有来音。

  送我到家庭,我就说真情。好比两个去回门,姻缘还未会。

  送我到墙头,墙头一石榴,口叫哥哥莫下手,姻缘不成就。

  送我一里桥,把住栏杆摇,口叫哥哥莫摇桥,我家走一遭。

  送我到江河,鱼儿穿棱过,入学举子我两个,

  全然识不破。……\"

  接着写两人离别了,父母强迫订婚,山伯回去得病,四九送信,病中绝望,梁山伯死了。写马家娶她,她却决心为山伯一死,以保全两人的真实爱情:

  \"人马轿夫广,来接祝九娘。蓝伞古乐闹沉沉,祝公喜盈盈。四人来抬起,抬起一架丧。英台叫声二爹娘,一去不返乡。……地皮一声响,黑风高万丈,一见泽缝数尺长,英台入墓房。\"

  故事到此,本该结束了,后边却又添了一段把马俊也气死了,\"死在阴间把状告\",在阎罗面前,三个人打了一场官司,最后做了这样的判决?quot;阎罗骂一声:三人你且听,姻缘本身是前生定,不差半毫分。\"这是一个多余的、迷信的尾巴,使这故事套上了一层封建的色彩。中间叙述时,也有不少迷信的词句,一并应该删掉,把全个故事有艺术生命的部分都保存下来,改写成剧本、唱词,都一定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虽然,在旧社会里,穷苦人婚姻的痛苦更大,但这个故事既然成为一个传说中的典型,为了保存并批判地接受民间艺术的精华,也该更好的收集这类资料,研究、整理,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丰富它的形象,使它的艺术生命更长远地流传下去

相关文章 推荐

魅力民间艺术陕北唢呐
人气:155
唢呐百科
魅力民间艺术陕北唢呐

大家都在看

孩子为什么学琴?

孩子为什么学琴?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琴的问题上很矛盾:不学吧,眼看周围的孩子都在学琴,自己的孩子如果有音乐天分错过了机会怎么办;学琴吧,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是这块料,学不出来。其...

音乐百科 185 阅读

聊聊乐器与性别的关系

聊聊乐器与性别的关系

学乐器和性别也有关系?是的。不是贬低女性,除了个别乐器,绝大部分乐器演奏技艺,女性能超过男性吗?女性一般适宜学练一些弹拨乐和弦乐,像古筝、琵琶、竖琴、月琴、...

音乐百科 166 阅读

学琴就是有益于大脑发育!

学琴就是有益于大脑发育!

演奏乐器对你的大脑有什么好处 我们怎么知道的呢? 大脑听音乐和做其他的区别 演奏音乐对情感方面的作用 怎么知道这些好处都是来自音乐...

音乐百科 141 阅读

先现音介绍

先现音介绍

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前一和弦的同一声部先出现,成为前一和弦的和弦外音,称为先现音。先现音的特点是前后声部音的重复。它发生在弱拍或弱音节,时值一般较短。先现音用...

音乐百科 219 阅读

音乐艺考生:一定要重视“小三门”的学习!这才是学音乐的基础!

音乐艺考生:一定要重视“小三门”的学习!这才是学音乐的基础!

很多音乐艺考生都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课上,不过需要警惕,小三门在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还会起到决定最终排名的作用! // 小三门都包括哪些科目呢? // 视唱 从字面上来讲,...

音乐百科 200 阅读

现存曲艺曲种[翼城琴书]简介

现存曲艺曲种[翼城琴书]简介

翼城琴书 曲艺的一种。发源于山西翼城县一带。流行于晋南广大农村和河南、陕西等部分地区。有二百多年历史。历代较著名的艺人有清代末年的小张氏、尉老八,以及近代的...

音乐百科 91 阅读

戏曲音乐曲牌[绵搭絮]简介

戏曲音乐曲牌[绵搭絮]简介

戏曲音乐曲牌[绵搭絮]简介...

音乐百科 90 阅读

孩子什么时候学琴最好?

孩子什么时候学琴最好?

如果可能,赶早不赶晚 乐器学习需要阶段性成果 儿童阶段是孩子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 了解不同乐器的学习特点 音乐接触的必要 神童故事的大肆渲染,将人们进入了一种极端的...

音乐百科 163 阅读

适合小学生唱的歌曲

适合小学生唱的歌曲

适合小学生唱的歌 1.静静地听 2.最美丽 3.眼睛 4.跨世纪的新一代 5.踩雨 6.荷塘边的歌谣 7.槟榔树下摇网床 8.我为老师唱支歌 9.深情的爱 10.寻找春天 11.哪里有秋天 12.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13.幸...

音乐百科 167 阅读

音名为什么从C开始?

音名为什么从C开始?

初中音乐课刚开始学音名时,老师告诉我们,1234567这七个音的音名分别是CDEFGAB,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从C开始呢?为什么不按字母顺序用ABCDEFG,非要这么颠三倒四呢? 当时我有一个直...

音乐百科 370 阅读

儿童学乐器的好处

儿童学乐器的好处

难得糊涂:学乐器是一件很苦的事。对于孩子,不一定有太多乐趣可言。所以家长一定要看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慎重选择所学乐器。如果让我推荐学习什么乐器,我比较倾向西洋...

音乐百科 117 阅读

音乐家的听力保护

音乐家的听力保护

本篇音乐家的听力保护由杰拉尔德克里克斯坦撰写,他是Music Entrepreneurship Career 的创始人,现在国际上讲课并撰写各种音乐家、教育家和艺术组织感兴趣的话题。 真实故事: 一位打击乐教授担...

音乐百科 132 阅读

约翰·斯特劳斯《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简介

约翰·斯特劳斯《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简介

在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中,《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是人们所喜欢的一首。这首曲子除了旋律十分动听之外,它的名字也很吸引人。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是约翰斯特劳斯于1867年初写成的...

音乐百科 244 阅读

现存曲艺曲种[茂腔]简介

现存曲艺曲种[茂腔]简介

茂腔 戏曲剧种。或称肘鼓子、周姑子,柳腔同出于百年前流行在山东诸城、高密、胶县一带的本肘鼓调。当时只敲锣鼓,不用弦乐伴奏,唱腔下句尾音带哦嗬唵的帮腔。后来受...

音乐百科 90 阅读

升II级下属变和弦介绍

升II级下属变和弦介绍

升高II级音的下属变和弦只在大调中应用。在#II级音与下属音之间为减三度,因此常用第一转位,作增六度排列,形成下属系统的增六和弦组。和弦的五度音可有自然VI级或降V...

音乐百科 223 阅读